欢迎访问一学网

河北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用知识问答(3)

作者:91yixue 来源: 易学网 时间:2015-11-03 字体: 考试必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选修制推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立自信的精神。高中实现选修制与学分制,可以跟高中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结合起来,体现高中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从管理功能角度来看,开设选修课体现出课程与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知识越来越分化、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对于一个涉及几千门、上万门课程的课程系统而言,如果不是实行选修制和以每学期的学时数为学分单位的标准化记分方法,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是难以进行的。还有,选修课体现了开放性的特征,这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个渠道。
12、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必修和选修课的关系?
(1)多样性、选择性是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的,这个共同基础是基本的、必要的,基础不能保证,选择也落实不了。只有保证基础的落实,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而且多样性、选择性也是课程的基础性的内在要求。因此,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应该是一个整体。
(2)选课是要首先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必须在保证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设置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高中教育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必修课学分修满是高中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如果必修课学分未满,高中生不能毕业,这也关系到高中生将来的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切不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选修其他课程。
(3)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同,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应将二者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不宜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学年)集中让学生学习必修课,而另一时间段内让学生集中学习选修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不至于在必修课的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以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
(4)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其社会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十分稳定和深刻。为了减少学生的损失、避免为成长付出沉重代价,教师必须要牢记,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其家长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未成年人)。
13、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学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学分,占全部必修学分(116学分)的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其中研究性学习高达15学分。可见它们在高中新课程中的地位,各学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学校篇
14、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首先要确定欲开设的校本课程属于哪一类型的课程。
按学生学习方式可分为三类: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课程发展功能可分为三类: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①基础性课程: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采取改编、新编、拓编的方式更新,或对国家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分层建构,横向整合。
②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生活、励志、广行……等类。
③发展性课程: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研究性。
(2)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
(3)研制《课程纲要》,主要包括:
 ①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②课程实施安排:主讲教师;校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
(4)开发、选择、组织校本课程资源。
 15、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因此,校本教研需要教研机构的支持,需要教育教学理论专家的引领,需要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学校中的教师和领导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校外研究人员的合作、指导、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融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一种研究活动。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成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要增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水平,提高课程开发和应用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衡量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参数,学生的参与能更促进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