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学网

昆山市积分入学细则

作者:91yixue 来源: 易学网 时间:2016-03-16 字体: 考试必看

昆山市积分入学细则

1.为什么要出台积分入学政策?
 
       (1)昆山教育资源有限。近年来,非昆山籍新市民子女来昆山就读的人数急剧增长,截止2015年底,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中学)共有在校学生228402人,比上年增长24016人,其中非昆山籍128658人,占比为56.4%。有限的教育资源跟不上学生快速增长的入学需求。
 
       (2)促进招生的公正有序。国内很多地方早就已推行实施非户籍人口积分管理办法,解决非户籍人员子女在入学过程中存在的违反招生公正、有序的问题,逐步缓解入学矛盾。
 
       (3)出台积分入学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新市民子女在昆入学,而是为了有序推动、逐步解决非户籍人员子女的在昆入学难问题。
 
       2.为什么不多建学校、不多招老师?
 
       (1)我们在努力。十二五期间,昆山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高校由2011年的169所增加到2015年的247所。教育总投入由“十一五”期间的80亿元增加到193亿元,其中用于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添置的资金由36亿元增加到70亿元。
 
       (2)不能太任性。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教师招聘要依规、定编。
 
       3.是不是有房就能上学?
 
       纵观近年来我市招生入学政策,均不是有房就能入学。
 
       在今年的积分入学政策中,房产项作为其中的一个加分项,还有社保、计生等4个加减分项目,有房并不一定能保证就能上学。
 
       在15年招生政策中,在本市购房并具有房产证的,还要求“父母双方在本市工作、居住满1年以上(或一方在本市工作、居住满2年以上)”。
 
       在14年招生政策中,要求“在本市具有稳定住所、稳定工作、稳定收入,居住满1年以上”。
 
       4.为什么苏州有房产证可以不参加积分,昆山需要参加?
 
       (1)昆山入学压力很大。根据苏州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苏州全市流动人口实有登记数为698.1万人,昆山市流动人口登记数最多,为170.1万,占24.4%,仅略低于张家港(61万)、常熟(85.5万)、太仓(44万)三地登记流动人口的总和。
 
       (2)昆山的选择。让那些在昆长期居住、缴纳长期社保但尚未买房的新市民的子女,也享有参加积分入学并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机会。
 
       5.为什么政策的制定发布没有过渡期?
 
       (1)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报名资格总体上是宽松了。
 
       今年积分入学报名的资格是在昆居住证满一年(或房产证满1年、或社保18个月内累计满1年),有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房)、合法稳定工作。
 
而去年的报名资格是:(1)具有房产证的,父母双方在本市工作、居住满1年以上(或一方在本市工作、居住满2年以上)。(2)无房产证的,①父母双方在昆山居住均满2年或一方居住满4年;  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③父母双方在昆山工作均满1年或一方工作满2年。指定公办学校根据空余学位,按父母在昆缴纳社保年限依次有序解决孩子入学。
 
       (2)当前昆山教育入学矛盾非常突出,急需一个既能覆盖社会各阶层群众、又能兼顾公平的入学新政策。
 
       (3)为做好积分入学办法、实施细则,市积分办在全市各区镇、部委办局、学校、家长等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十次修改。
 
       6.如何确保积分入学过程公平、公正?
 
       (1)从2016年秋季起实施零择校,确保教育公平。
 
       (2)昆山所有的公办学校全部纳入新市民子女准入学校名单,并已公布;
 
       (3)所有公办学校的可供学位向新市民开放公布,透明运行。
 
       7.不符合积分入学报名资格,孩子在昆读书怎么办?
 
       可到昆山的民办学校报名。目前昆山全市共有民办学校44所,其中幼儿园30所,小学7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
 
       8.对于不参加积分入学的特殊人才等人群的子女将如何审定?
 
       积分入学工作相关实施部门将在市积分入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严格审核,控制数量,并向社会公布。
 
       9.做了哪些宣传工作?
 
       (1)召开积分入学工作培训会议,对区镇、学校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2)印发《昆山市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管理工作资料汇编》1万份、《新市民积分入学办理指南》6万份、《告家长书》4万份,深入学校、街道、社区、村委、企业分发给新市民。其中幼儿园大班、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人手一份。
 
       (3)通过昆山电视台、昆山日报、昆山教育信息网、微信论坛等各种媒体向全体市民广泛宣传。